返回上一级

AI时代,商科教育如何突围?

发布日期: 2025-09-08 打印

AI变得无处不在。

当越来越多企业涌上人工智能技术快车道、争相抢占发展高地,问题也逐渐显现:在AI加速重构商业逻辑的今天,行业将怎样重新定义人才需求?而高校又该如何回应这一时代命题?

2025年9月5日至6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商业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澳门举行,一场尝试回应追问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逾三百名学者、专家、行业代表与高校师生汇聚于此,通过主旨演讲、专题探讨、圆桌对话等多元形式,探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商业变革、教育转型与职业形态重构等前沿问题。

论坛由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以下简称“北师港浸大”)与香港浸会大学(HKBU,以下简称“浸大”)联合举办、两校工商管理学院携手承办,以“智能时代下商业与博雅教育的展望”为主题,聚焦智能时代的商业、行业发展、商科教育与研究三大核心命题。

戳视频,直击论坛现场

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副局长黄嘉祺、浸大副校长(教与学)周伟立和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黄友嘉出席论坛并依次为开幕式致辞


AI撬动变革

从“互联网+”到“智能+”,再到“人工智能+”,AI技术已成为引领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余俊在论坛上指出,人工智能在商业研究中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大规模处理数据、揭示变量间更深层次的模式和复杂关系、实现自动化决策、减少人为偏见、实现个性化与创新。“人工智能已变得不可或缺,人们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更好、更实时的决策。”他说。

人工智能亦正深刻重塑会计行业。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AI通过快速处理海量数据,使会计师能从繁琐的日常任务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战略咨询、道德决策和高价值分析等职能。“AI不是在取代我们,而是在提升我们。”

余俊(上)与欧振兴作主旨演讲

AI对行业的变革性影响,正从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向开拓增长、赋能产业全链条、激发全新价值转变,并将对经济社会长期运行逻辑带来更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商科教育也亟待转型,以回应时代对人才能力的全新要求。

就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它本身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生态、法律法规和社会认知一体化进化的代表。”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罗瑞发分享。

业界专家圆桌对话


重估人的价值

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人类的独特优势又在何处?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主管EMBA与IMBA项目)沈海鹏分享了其所在团队的最新发现:人类平均创造力与当前顶级大语言模型相当(均为79分),但人类个体间的差异远大于各模型。创造力强的人可能达到90分以上,有些人则低于40分;而AI的“创造力”因为是对人类数据的学习结果,所以趋于平均化。

“因此,过度依赖AI工具可能会导致高创造力者的能力向平均值回归,而低创造力者则可能借此提升至平均水平。这意味着AI可能使人的创造力‘均值回归’。”沈海鹏说。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研究部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则指出,AI将取代大量初级、重复性的工作岗位,同时会催生新的职业,但这些新岗位是否与人类现有技能匹配,仍是一个巨大问号。

沈海鹏(上)与夏乐作主旨演讲

另一方面,人才需求侧的重塑也已先行发生,“市场更偏好同时掌握经济管理知识与机器学习等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岗位对仅具传统经管背景的候选者需求明显收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副院长、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艾春荣表示。

传统职业正经历重心转换,新兴职业因AI而生,人机协作已成必然之势。因此,使学生掌握应用AI的能力,并重点发展他们相对于AI的独特优势,成为未来教育转型的关键所在。

其中,那些根植于人类生物特性、情感与社会化本质的深层素养,始终是人工智能难以复制的独特优势。

浸大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晗认为,未来教育应注重批判性思维、伦理与价值判断、领导力、情感智能与共情力等能力的培养,“这些素养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行业成长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张晗接受媒体采访

正如华为云全球生态高级生态经理牛静所言:“作为科技行业龙头企业,我们需要大量人才同行,一起追赶技术创新浪潮、抓住机遇。面向未来,我们更倡导培养具备更高社会价值观与伦理关怀、关注科技普惠与平权问题的科技领袖人才。”


面向未来的教育

人工智能浪潮加速奔涌而来,作为一所创新的博雅型大学,北师港浸大已有行动:2021年已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今年4月更成立博雅智能学院,旨在融合博雅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

今年9月,博雅智能学院迎来首届120名新生,他们将分别进入“智能商业领袖+N”“数字全球传播+N”“数学+N实验班”“计算媒介+N”四个项目,学习成为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思维及伦理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博雅智能学院迎来首批新生

其中,“智能商业领袖+N”项目由博雅智能学院与工商管理学院共同创办,旨在培养具备人工智能尖端技术能力、创新问题解决思维及商业伦理素养的新一代商业领袖。

“对我们而言,重点在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学生作出更优质的商业决策。”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吴盖宇介绍,“因此,我们加强了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和数学课程的设置,重点培养学生在商业决策中的分析与管理能力,助力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都能具备更强的商业竞争力。”

吴盖宇接受媒体采访

而针对教育界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匹配的普遍现状,博雅智能学院将通过搭建跨学科教师团队、大量引进业界导师等方式强化师资支持,致力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充足的应用场景与实践机会。“推动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导师和教练,这是我们未来致力发展的方向。”博雅智能学院院长陈钟介绍。

“我们正身处深刻的转变过程中。”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院长方世豪指出,“商业教育必须与行业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发展方向,让他们告诉我们需求是什么,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培养方案,为学生铺就通往未来的道路。”

高校学者圆桌对话

未来的商科教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人与AI共生能力的培养。其路漫漫,但势在必行。


更多精彩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文字 | 邓雅文 宋可嘉

图片 | 李伯涵 吉子轩

最后更新:2025-09-09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第一篇